21 建立防御
“这不是土地,这不是土地”
工程师小宇发出惊呼,所有人,不管是坐在哪个位置,都尽力扭转脖子,去看悬窗外的景象。
“妈的,是森林”
老贺也骂了一句,但只有这一句,因为惊慌恐惧不是他这个指令长应该表现出来的。
欧阳飞雪没有去看,她仍然全神贯注地在驾驶飞船返回舱,现在距离地面还有一百多米,她必须尽量稳定住返回舱的姿态,争取垂直降落,以减少冲击力量。
“准备撞击”
老贺发出最后警告,所有人都被座椅自动保护系统紧紧束缚住,这个技术来源于飞机弹射座椅,可以将坐在上面的航天员保持最佳受力状态。
“三,二,一,点火”
随着座舱语音倒计时的结束,每个人都感觉到强烈的力量到来,这和加速度带来的推背感不一样,而是感觉从高处跳落,被一个正在迅速充气鼓胀的巨大垫子接住。
这是缓冲火箭发动机,它们安装在返回舱底部。
返回舱的速度从每秒65米,迅速下降到2米不到。
还是有巨大震动传来,但因为座椅保护,这种震动属于可以承受范围。
悬窗外黑漆漆的,什么都看不见。
“切断降落伞”
按照程序,降落伞会着陆后十秒自动切断,但这是设计在降落在平坦地面上的,现在这样等待,搞不好返回舱会被森林茂密树杈挂住。
欧阳飞雪手动切断了降落伞。
返回舱被拖住,然后又在自身重力作用下,一点点向下滑。
终于,在挂断无数树枝,压倒了几颗巨树之后,返回舱终于倾斜着接触到地面。
这是真正的地面。
“雄鹰三号,雄鹰三号已经降落,返回舱姿态倾斜,人员状态良好”
虽然通信依然是中断的,但还是按照规定发出了最后降落信息。
“紧急撤离程序2,开始执行”
一旦降落在地面上,大家的心理都瞬间感到了安全。老贺立刻启动紧急撤离程序,航天员们久经训练,能够适应从海上,沙漠到森林,雨林和沼泽地的一切地球环境。
航天员们相互帮助,他们从椅子上脱离开,做好撤离准备。
“内部开门程序”
老贺和工程师小宇相互配合,返回舱正常情况下舱门是从外部由救援队员打开,但现在显然不能指望这个了。
两个人打开左侧舱壁上一个锁闭的小盒子,按照程序拔出一个插销。
“转动开门”
两人转动舱门把手,很轻松地,返回舱舱门被从里面打开了。
“啊”
小宇首先出舱,他打开头盔,深深呼吸了一口。空气里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,但也有强烈的植物气息。
“哈哈,是地球,百分之百,没看到恐龙”
小宇的活泼性格恢复了正常,他双脚接触地面,重力正常,他感觉自己全身无力,几乎难以站起来。
这是正常的,因为长期待在空间站,他们的骨骼和肌肉已经不能立刻承受地面重力环境。
好在,从上一期太空远征小队开始,空间站布置了一间实验性的地面重力模拟锻炼室,航天员每天都要在锻炼室待上三个小时,再配合新的营养药物,他们相比老前辈,重力影响已经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七以上。
果然,过了一会儿,小宇尝试站立起来,他迈出脚步,艰难万分,到可以移动。
大家按照顺序一个个出舱。相比于神宫三号成员,国际一号上的幸存者就要凄惨很多了。
做过腹部手术的宋猜是被几个队员从返回舱弄下来的,注射了镇静药物的朱迪也被搀扶出来,没有受伤的田中则直接跪倒在地面上,他再也站不起来。
原来,国际一号本该在去年安装重力恢复舱,这个设计甚至比神宫三号还要早一些。问题是,SPACE公司获得国际一号控股权之后,老板小马斯克砍掉了一切多余成本支出。
“重力是不必要的,骨骼损伤?肌肉流失?让那帮懒家伙多多锻炼就行了”
小马老板是这样在董事会上发言的。
“啊”
田中发出嚎叫,他根本无力站起来。
“别着急”
医生老龚安慰田中,这种情况下强行运动,会造成严重骨折。
欧阳飞雪最后关闭返回舱系统,她爬出座舱。老贺已经和小宇在周围搜索,他们发 现这里的树大部分是棕榈树,还有些也是明显的热带景观。
欧阳飞雪和其他队员开始将返回舱储备的物资取出来,他们要坐好在这里等待救援的准备。
“老贺,数据出来了”
终于,决定命运的时刻到来,返回舱装备的惯性导航平台完成了地面坐标解算。
“是刚果利亚,我们在刚果森林里”
好家伙,原本预定降落地点从漠北直接跨越几千公里,来到了刚果雨林地带。
“还是没有信号?”
“地球电磁环境一团糟,短波频道没有任何回应,这可能是太阳风暴造成的,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”
欧阳飞雪解释。
“现在完全不知道无线电信标状态,也不知道老家收到没有”
“即使收到,救援至少也需要24小时”
地面搜索救援的训练标准是24小时全球到达,使用一切可以到达的交通工具,不计任何成本。
“先搜索一下环境,找个地方宿营”
老贺做了决定。
“把人都集中起来,我们开个党小组会”
党小组是战斗核心,也是战斗堡垒,从百年前三湾改编开始,到宇宙时代,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。
“大家要至少等待28小时以上”
“我们的物资可以支撑小队72小时生存,但因为临时多装载了一名幸存者,所以不得不将物资储备减少到48小时”
“现在,必须要和家里建立联络”
“可以试一试3号装备”
“3号?从来没有使用过”
“凡事都有第一次嘛”
“把食物和药物优先供应国际一号幸存者”
会议很快结束,远征队党小组做出了决定。
老贺带领其他几名队员开始搜查附近,他们必须确保方圆一公里是安全状态。
“这里是什么?”
一名队员发出惊呼,他脚下咯吱作响,明显踩到了什么东西。
老贺走近,他移开队员脚下棕榈树叶,发现很多白色物体。
这是?
老贺举起其中一块,他小心观看。
“是骨头,人的骨头”
老贺的话让大家吃了一惊,这里居然有人类骸骨存在。
“扩大搜索范围”
老贺挥手,他带着队员继续查看。很快,他们发现了更多骨头,密密麻麻地铺满地面。
医生老龚也被叫来,他识别出这些骨头有些是人的,有些则是动物的。
“看来这里可不是什么天堂”
老贺说
“我们要建立防御阵地”
队员们都接受过一定防御训练,这是为了降落在战乱地区和野兽出没地域,现在看来,这种训练并不是杞人忧天。
“3号设备可以使用吗?”
和老家取得联络是最重要的,老贺问正在打开一个坚固防护包装箱的小宇。
小宇将包装箱打开,里面的东西包裹在一层防水塑料袋里,他一一取出,然后熟练地安装调试。
“现在不行,要夜晚”
小宇回答。
老贺抬头看看天空,又查看腕表,他的手表和返回舱的惯性导航平台是相互连接的,因此可以自动调整到着陆地点的标准时间和对应的燕京标准时。
老贺现在希望,3号设备可以起作用,但这种东西除了试验之外基本没有使用过,能否起作用,他心里并没有底。
欧阳飞雪正在打开一个包装箱,从里面取出几个圆球,只是这圆球都是银色的。
“这是?什么设备?”
田中已经好了一些,他几乎是爬着,一双眼睛盯住欧阳飞雪身下的包装箱,他好奇的问。
“您应该好好休息,田中先生”
欧阳飞雪根本不理睬,她没好气地回答。
欧阳飞雪将一个圆球放在空地上,她打开一个闸门样的开关,那个圆球立刻发出“嗤嗤”声,并且迅速膨胀。
这是帐篷,既轻便,又隔热,还能保暖。
紧接着,欧阳把一个小肥皂盒样的东西接上一根复合材料制作的管子,又和返回舱拖出来的黑色电缆相互连接。
这是空调,格力制造的宿营地空调,这个小东西可以保证每个帐篷温度保持在22度,适度保持在百分之50左右的舒适环境。
接下来,开始部署防御系统,这是最关键的。
